2018年大疆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
2018-03-1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Innovations,简称DJI),2006年成立,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通过持续的创新,大疆致力于为无人机工业、行业用户以及专业航拍应用提供性能最强、体验最佳的革命性智能飞控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大疆创新积极配合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大力发展机器人、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并紧扣国家“互联网+”战略布局,精耕于这些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创新。
2018年大疆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支持5大类别。请申请高校填写相应类别的项目申报表,需加盖所在学校或学院公章,在 2018年11月1日前邮寄至以下联系人: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茶光路1089号集成电路设计应用产业园202,
联系人: 朱巍巍13828757240,
并发送电子文档至: elon.zhu@dji.com
公司将于2018年11月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公布立项名单。
第一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一、建设目标
该类项目鼓励以下形式的实践和探索:
通过校企合作,围绕机器人相关方向共建课程体系,探索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教育过程的深入对接和互动,改进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授课模式,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二、申报条件
• 项目申报专业方向为地面机器人、机器人方向的师范类课程等。2018年度学生培养人数在20人以上;
• 申报人要求为高校相关专业专任教师。申报课程为本科生的课程或者跨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但必须以本科生为主;
• 课程申报以现有教学课程活动为主,若无相关课程活动,项目申报方需出示经校方批准的课程活动建立方案,经评定后才可入选;
• 申报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16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平均每学期修读人数不少于 20人;
• 申报的课程如已成为学校、市级或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或已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将优先考虑。
三、建设要求
• 立项项目须提供以下材料:课程大纲、讲义、课件、教师授课教案、配套考核方式、课程实验与实践、实践类课程应提供所用教学平台、教学方法特色等相关材料;
• 立项项目周期为一年。大疆创新将与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所有工作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签署后一年内完成。项目负责人提交结题报告,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 课程知识产权与使用:DJI大疆创新承诺对校方独立开发的课程成果不主张知识产权;若校方开发的课程成果中涉及DJI大疆创新向校方提供的内容,则DJI大疆创新对该成果单独享有知识产权,同时同意校方享有免费的普通使用许可;
• 项目支持的所有课程资源均需对外免费开放,在学校自有网站上展示,并在DJI指定的网站上进行共享;所有课件须上传至课程网站开放使用,并开辟交流讨论专区。
四、支持办法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项目共支持5个,每个项目至少支持资金5万元;
• 为有需求的项目提供价值不少于5万元的设备支持,超出赠予限额的部分,师生可依据需求自行采购,DJI大疆创新提供相应的优惠;
• 单个项目整体资源使用上限为全年20万元(包括资金支持、赠予设备与设备优惠支持);
• 研发技术支持:为立项课程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并根据需要安排人员提供课程建设相关技术支持;
• 总结研讨会:在项目结束之际,DJI大疆创新将邀请所有入选项目主负责老师参加项目总结和经验分享研讨会,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并为公开共享建设成果给所有学校做准备。
五、申请办法
填写《大疆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表》 (附件1)
第二类:师资培训项目
一、建设目标
此项目主要面向青年教师或者师范院校工科、机器人方向的老师、学生。由DJI组织或者协办教师或者学生组织师资培训,培养一批能在高校或者中学开展机器人领域教学工作的教师,助力科技的人才培养。
二、申报条件
• 申报师资培训专业方向为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师范类科技教育(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师范类工科的师资培训、针对STEAM教育的师范学生培训)等;
• 申报单位有举办师资培训的经验和配套场地和设施;
三、建设要求
• 立项一年之内至少组织实施一次师资培训。
• 立项项目须提供以下材料:课程大纲、讲义、课件、授课教案、配套考核方式、课程实验与实践、实践类课程应提供所用教学平台、教学方法特色等相关材料;
四、支持办法
• 共支持1个项目,为每个立项师资培训项目提供3万元资金支持;
• 大疆创新将会为每个立项师资培训项目提供价值20万的机器人视频课程资源;
• 为有需求的项目,DJI大疆创新以教育折扣价格提供相应的设备。
五、申请办法
填写《大疆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表》(见附件2)
第三类: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一、建设目标
围绕地面机器人、视觉识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学科方向,基于DJI Robomaster现有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符合行业未来发展需求的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二、申报条件
• 学校能够提供实训室建设配套的相应场地和基本设施;
• 学校规划建设的实践平台采用DJI Robomaster的机器人相关产品、场地规划方案。
• 三、建设要求
• 2018年拟利用该实践平台训练的学生人数不低于20人;
四、支持办法
• 实践条件建设项目支持2个,大疆创新将为每个项目提供价值20万元的机器人培训视频课程和至少3万元的资金支持。
• 为有需求的项目提供价值不少于5万元的设备支持,超出赠予限额的部分,师生可依据需求自行采购,DJI大疆创新提供相应的优惠;
• 单个项目整体资源使用上限为全年15万元(包括资金支持、赠予设备与设备优惠支持);
• 研发技术支持:为立项课程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并根据需要安排人员提供实践课程建设相关技术支持和场地搭建支持;
五、申请办法
填写《大疆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表》(附件1)
第四类: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一、建设目标
围绕目前机器人和“互联网+”产业的热点技术,包括地面机器人、视觉识别、人工智能等,大疆创新提供项目研究课题和资金支持,学生可以自行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组建团队申报项目,并由大疆创新安排企业导师进行项目过程指导,由项目创始人或者高校指导教师按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要求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
二、申报条件
• 项目面向高等院校机器人、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电子商务类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个人或团队。
三、建设要求
大疆创新拟立以下几个项目方向,申报人可以参考以下方向进行申报。
• 地面机器人,项目方向:地面机器人应用开发等;
• 机器人教育,项目方向:基于多旋翼飞行器或者地面机器人开发设计出的高校、中学、小学、学前的机器人培训、STEAM课程。
四、支持办法
• 共支持2个项目,每个项目至少支持价值3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或者机器人设备。
• 选派DJI工程师和相关人员对项目提供必要的、力所能及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保持双向沟通和交流,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 为立项团队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平台产品支持。
五、申请办法
填写《大疆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表》 (附件3)
第五类:新工科建设专题
一、建设目标
根据机器人产业最新发展,结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在地面机器人、视觉识别、人工智能等工程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申报条件
• 项目申报面向高校,围绕地面机器人、视觉识别、人工智能等方向;
• 项目具体建设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新工科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机器人学院建设等;
• 学校可提供新工科建设配套的相应场地、基本设施和配套的资金支持。
三、建设要求
• 新工科建设方向项目必须提供项目申请书;
• 立项项目周期为1-5年。大疆创新将与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所有工作在立项项目协议书规划的周期内完成。项目负责人提交结题报告,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 新工科建设项目采用DJI Robomaster的机器人相关产品。
四、支持办法
• 共支持1个项目,每个项目支持资金10万元人民币。
• DJI大疆创新将为每个项目提供价值20万元的机器人培训视频课程。
• 为有需求的项目提供价值不少于10万元的设备支持,超出赠予限额的部分,师生可依据需求自行采购,DJI大疆创新提供相应的优惠;
• 单个项目整体资源使用上限为全年30万元(包括资金支持、赠予设备与设备优惠支持);
• DJI大疆创新为立项课程提供有关技术资料;
五、申请办法
填写《大疆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表》(附件1)
附件1-(适用于实践条件建设项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